07年年末,所租房子的热水器离奇自我修复。总算让人有一点开心的事情发生。该再见的就再见吧,08年一个新的开始,全新的,我可以放下包袱,勇敢上路。
盼望08年全年都想盛夏一样,活活热热。
擦干眼泪说声再会都是成长的代价
[品杂志] 《Music Heaven 》(音乐天堂)出现在我所在大学校门口的时候,适逢我刚接触打口磁带。这本由包括创始人邓良平在内的几个年轻人以超级歌迷之态编写的有声杂志(每期为一刊一磁带,后来附CD )一经出现就迅速俘获包括我在内的众多歌迷,季刊的出版周期令我那几年每到季节更替就有新音乐陪伴。杂志(虽然只是近乎简陋的32 开黑白印刷)配磁带的方式在当年很新鲜,对于一本音乐杂志,这样的形式更是意义非凡。相信很多曾经的《Music Heaven 》迷都能想起在大学自习室里戴着随身听耳机,手捧这本小杂志享受音乐的时光。
在我看来,当年《Music Heaven 》的风靡,内地歌迷的欧美音乐资讯普遍欠缺和地域性信息不对等是主要原因,那时就算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想要听到最新最好的欧美音乐也不容易,何况其他中小城市?另外,《Music Heaven 》的曲目选择既有迎合亦不乏引导,兼顾着可听性和音乐性。那些在今天看来Pop 之极的曲目,当年可是前卫得很。每期10 首左右的曲目,基本围绕着那时欧美主流乐坛的重要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极强的普及作用。多年以后我偶尔翻检自己泛滥成灾的CD 时发现,常常是《Music Heaven 》某一期的某一首歌或某个歌手的触动让我去寻觅他(她)的一整张或很多张专辑,并成为我个人爱乐偏好中的一部分。
--
Chan Pooi-wang
陈沛泓
http://my.heiyo.cn/
比小我的,甚至还在念大二的朋友,说的一套套,真的令人惊叹,我大学时都干嘛去了。我们听着19岁小孩蔡�佑唱《我可以》又有何感受?
上帝说,孩子,你长大了,该做点其他事情了…于是他带走了我的mp3,我看任何事情都是有预兆的,所以,也许大事就要发生了…看《墨斗先生》,墨斗黑过后就是飞黄腾达了
--
Chan Pooi-wang
陈沛泓
http://my.heiyo.cn/
--
Chan Pooi-wang
陈沛泓
http://my.heiyo.cn/
--
Chan Pooi-wang
陈沛泓
http://my.heiyo.cn/
有一天翻开辞海找不到
爱花不开树不摆还是更畅快
"学生演戏的部分,是在香港大学陆佑堂里头拍的。1910年代的建筑,立在山头,仍旧风姿绰约。拍学生演戏的那一段,李安觉得全身起鸡皮疙瘩,因为影片里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在台北国立艺专第一次演话剧时所经历的:大学礼堂的舞台,纯真年轻的学生,从演戏里头发挥自己又找到自己的奇异经验,演完以后大伙兴奋地去吃宵夜,空空的街上下着小雨……"
ⓨⓞⓤⓡ ⓛⓞⓥⓔ ⓜⓔⓐⓝⓢ ⓔⓥⓔⓡⓨⓣⓗⓘⓝⓖ ⓣⓞ ⓜⓔ